松堂游记主要内容和结尾的感情

发布时间:2022-12-23分类:初一辅导
初高中视频课程免费试听20小时
1初一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2初二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3初三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4高一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5高二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6高三全科精品视频课程免费试听

作者朱自清在游览松堂过程中所见虽非奇观妙景,但心情却十分愉悦。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我国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文章严谨不苟,虽然着意锤炼文字,但风格平易自然,既不流于晦涩,也很少华丽的铺排与藻饰。

《松堂游记》结尾的感情

《松堂游记》结尾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用远近的犬吠声来衬托四周的寂静,把读者也带到“松堂”去了,达到了“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的妙处。表明“松堂”环境的静谧和幽美,也说明这是一个远离了尘世纷扰的所在,是一个灵魂得以栖息的好去处。

朱自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是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原名自华,号秋实,投考北大改名自清。1920年北大哲学系毕业,参加五四运动,教中学教了五六年,1925年任清华中文系教授,做过系主任。1931年留学英伦,漫游欧陆,次年回国,回清华。抗战爆发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胜利后回北平清华,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代表作品:《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