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作用:2016考研政治马原复习要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发布时间:2017-08-31分类:考研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学习难点,在此全面解读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就复习政经部分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1.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商品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以及货币形式。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有五种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货币的产生使整个商品世界分化为两极:

  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它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一极是货币,它们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这样,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了。所以,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的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一致的。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其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其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具有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其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每个商品生产者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的是某一种商品生产,他们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进行的,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