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母情结又称为:心理学考研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7-09-28分类:考研

  2015年考研进入了关键的暑期复习阶段,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学习。比网校在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心理学考研习题答案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 D 3. B 4. A 5. D 6. A 7.A 8 . B 9. A 10. A

  11.C 12. C 13. D 14 .C 15. A 16. D 17. B 18. A 19 C 20. D

  21.D 22. B 23. C 24.C 25. C 26. A 27. B 28.D 29. C 30. B

  31. B 32. A 33. C 34. D 35. B 36. C 37. D 38. D 39. A 40. D

  41. D 42. B 43. D 44. C 45. D 46. C 47. A 48. B 49. C 50. A

  51. A 52. C 53. A 54. D 55 D 56. B 57. B 58. B 59. C 60. A

  61. D 62. C 63. A 64. C 65. B 66. A 67. C 68. D 69. A 70. C

  71. C 72. A 73. D 74. A 75. B 76. B 77. A 78. B 79. B 80. D

  81. A 82. D 83. A 84. B 85. D 86. C 87. A 88. C 89. B 90. A

  91. A 92. A 93. D 94. D 95. A 96. C 97. D 98. C

  二、填空题

  1、心理过程 个性过程

  2、记忆 思维

  3、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4、客观现实 主观现实

  5、自变量 因变量

  6、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7、1879 冯特

  8、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

  9、提高 降低

  10、感觉器官 个别属性

  11、视觉 听觉

  12、越低 越高

  13、直接作用 整体

  14、思维与语言 思维与知觉

  15、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16、对象 活动

  17、无关运动停止 呼吸运动的变化

  18、熟练 内在联系

  19、有意注意 意志努力

  20、保持 再现 (或回忆和再认)

  21、时间 地点

  22、巩固程度 相似程度

  23、对比联想 类似联想

  24、直观形象性 概括性

  25、无意识记 机械识记

  26、复述 1分钟

  27、先快后慢

  28、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30、独立性 新颖性

  31、理想 空想

  32、直观性 概括性

  33、集中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

  34、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35、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36、酝酿期 豁朗期

  37、变通性(灵通性) 流畅性

  38、间接 概括

  39、目的 认知

  40、生理 社会

  41、需要 主观体验

  42、情感 情感

  43、身段表情

  44、信息传递

  45、环境因素 生理因素

  46、个性格 能力

  47、生理性 社会性

  48、物质 精神

  49、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50、低级 高一级

  51、指引 激励

  52、生理性 社会性

  53、追求成就 回避失败

  54、稳定 动力

  55、稳定性 指向性

  56、先天生物学 比较稳定

  57、黏液质 抑郁质

  58、心理 生理

  59、平衡性 灵活性

  60、外向型 内向型

  61、态度 行为方式

  62、情绪持久性 主导心境

  63、遗传 环境

  64、出生 5、6岁

  65、区别 联系

  66、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67、操作能力 社交能力

  68、模仿能力 创造能力

  69、产物 内容

  70、能力发展水平 能力表现的早晚

  71、遗传 环境

  72、自然 社会

  73、脑神经和神经系统 能力

  74、主导 早期

  75、从事并坚持 能力

  76、流体智力

  78、加德纳

  79、服从

  80、心理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观察法: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表现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记录,经过分析以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的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4、意识:是指人以感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地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最该心理形式。

  5、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活动能动性的体现,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本质特征表现,

  6、注意: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7、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8、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是指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9、有意后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指有一定目的,不需要意志的注意。

  10、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的多广的注意特征。

  11、注意的紧张度:是指心理活动指向并高度集中在某个事物上,而同时离开其余事物的注意特征。

  12、注意的稳定性:也叫注意的持久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13、注意的分配:是指注意同时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

  14、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注意特征。

  15、注意的动摇:是指注意经常地间歇加强或减弱的现象,又称注意的起伏。

  16、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17、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8、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受器对适宜性刺激的感觉能力。

  19、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者是刺激变化的强度,或者是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变化所需量的临界值。

  20、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器发生变化的现象。

  21、感觉对比:是指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22、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高级形式。

  23、观察力:是指有目的,主动地观察客观事物,并善于正确发现事物各种典型特征的知觉能力。

  24、记忆:是指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5、保持:是指已识记的知识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26、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27、再认: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是已识记过的事物的过程,称为再认。

  28、形象记忆:是指个人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9、情景记忆: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

  30、语义记忆:是指个人以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

  31、情绪记忆:是指个人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32、运动记忆:是指个人以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33、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34、感觉记忆:又称感觉寄存器或瞬时记忆,是指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它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感觉后像就是感觉记忆的一个例子。

  35、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内的加工与编码的记忆。

  36、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永久性记忆。

  37、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后继学习与记忆材料的干扰。

  38、倒摄记忆:是指后学习与记忆的材料对先学习与记忆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

  39、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40、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或操作思维,是指凭借个体直接的感知活动,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41、形象思维:是指以人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

  42、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词为基础,利用概念、判断和推理形式进行的思维。

  43、聚合思维:又称为求同思维或集中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同一方向思考并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的思维。

  44、发散思维:又称为求异思维或分散思维,是指从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解决问题答案的思维。

  45*、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46、问题解决:是指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

  47、定势:又称为心向,是指人的心理的活动的准备状态。定势是个体按照某种比较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倾向。

  48、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并产生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49、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

  50、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一种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

  51、无意想象:又称为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

  52、有意想象:又称为随意想象,指根据预定目的,在意识的控制下,自觉进行的想象。

  53、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54、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根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5*、幻想:是指个人的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56、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57、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58、需要:是个体真实存在的或主观感受到的某种必要物的缺失,它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59、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60、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61、性格:是指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62、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63、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条件自己行为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64、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65、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性格的认知特征。

  66、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67、一般能力:又称为智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它适用与广泛的活动范围。

  68、特殊能力:是指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它是在特殊的专门领域内必须的能力。

  69、创造能力: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特的、颖的思想和事物的的能力。

  70、态度:是指有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

  71、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

  72、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73、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具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74、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定的行为标准,是群体成员所公认并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

  四、简答与论述题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

  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个部分。心理过程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紧密联系,统一在人的行为活动中。个性心理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紧密联系、相互影响。个性心理通过心理过程形成,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和发展,并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

  2、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个,即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心理学研究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事物。对心理学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发展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系统性原则是指把人的心理活动的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心理想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3、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目的提出了不同看法,产生了不同的学说。大致有以下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内容是对人的意识经验的分析。意识可分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个基本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他首创内省法,对自己内在经验感受进行观察和分析。

  是一种持续不断、川流不息的过程,即意识流,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而不是像构造心理学那样强调意识的结构。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关心什么是思维,而机能主义心理学则主要关心思维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该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不应研究意识,而应该研究可观察的、可测量的个人行为,并以刺激一反应(s—R)之间的关系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意识不能观察和测量,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范围内;个体行为的基础是反应的关系,即此反应的形成与某刺激相关,了解了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即可了解人的行为;个体的行为都是在生活环境中习得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

  完形心理学。由德国一心理学家韦特海墨于1912年在法兰克福大学所创立。Gestalt为德文,含有“整个形体”和“完形结构”的意思。完形心理学主要是研究知觉与意识,其目的在于探究知觉与意识的心理组织历程,它以直接经验或现象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他们既强调观察法,也不反对内省法,完形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一种纯粹的经验的观察。对完形心理学而言,各元素的总和不是意识的整体,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在集中知觉时,增加了一层心理组织,因此,它对知觉方面的研究有很大的贡献。此外,完形心理学研究知觉组织,而知觉组织与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历程有关,为此完形心理学的研究为后来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精神分析学派。是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所创立。精神分析不但是现代心理学理论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而且也是上一世纪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大的理论之一。精神分析理论极为庞杂,对于人格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提出了潜意识、生本能、死本能等观念来解释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对于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以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器和性征期以及认同、恋母情结等观念来解释个体心理发展的历程;对于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用本我、自我、超我三者来解释个体的人格结构,并以冲突、焦虑以及各种防卫机制来解释个体人格发展的动因。以后的精神分析学者坚持弗洛伊德的一些基本原则,但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有所发展,如更加强调自我在人格中的作用,不再过分强调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或泛性论的作用,而重视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格的影响,这些心理学者被称为新精神分析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与罗杰斯为代表在20世纪50年代所创立,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理论取向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精神分析论对人的异化,反对他们的反理性观点;反对行为主义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论的观点,也反对行为主义以零碎的、片面的反应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认为行为主义研究的是由零碎反应集合而成的行为,而不是表现行为的完整的个人。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人,应研究人类的复杂经验,如动机、价值、情感、生活责任以及生命的意义等。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性是善的,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因此要改善环境以有利于人性的充分发展,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逐渐演变而成。认知心理学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上说,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的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从狭义上来说,认知心理学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指对信息的输入、加工、存储和提取过程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是多学科结合的结果,它一方面吸收了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如完形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也受到其他学科的推动,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语言学的影响,同时计算机科学的进展也对认知心理学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认知心理学是目前在心理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研究范式,它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4、 什么是意识?意识有几种水平?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是心理反映的高级形式,指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变化的觉知和认识,其中语言和思维是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它的不同水平反映了个体在某一时间内对自身活动及其状态的觉知程度。在意识的调节与支配下,人的意识水平还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三种水平:无意识水平,指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对外环境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水平,指人脑中所保持的经验或信息,可由需要时复现、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

  5、 意识有哪些特征?

  人类意识概括起来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意识的觉知性,它是人类意识的最基本特征,指人对外界刺激和自身内部心理事 件的了解。②意识的能动性。它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表现为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意识的前进性。③意识的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类意识是在社会生产劳动的实践中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发展的.

  6、 什么是注意?注意具有哪些功能?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点。指向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着一定的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客观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指向和集中是同一注意状态下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注意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是心理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具有动力性。它具有三个功能:第一,选择功能。它使人在某一瞬间选择具有意义的、符合活动需要的客观事物,避开或抑制无关刺激。第二,保持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持续保留在所选择的对象上,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对活动的调节与监督功能。它使人的心理活动沿着一定的目标和方向进行,并根据当前需要作出适当分配和及时转移,以此来适应瞬息万蛮的客观环埔。

  7、 简述注意的品质。

  ①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觉察到客体的数量。“一目十行”

  ②注意的稳定性

  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③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③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如课与课间的转移。

  8、 简述注意的分配及注意分配的条件。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注意分配的条件:

  (1)同时进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其中最多只能有一种活动是生疏的,其余的活动必须是熟练的、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人对自动化了的活动就不需更多的注意,而把中心集中在生疏的活动上。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间形成了动作系统。(反应系统)

  如司机驾驶汽车的复杂动作,通过训练后形成一定的反应系统,就可以不费力气地完成各种驾驶动作,并且可以把注意分配到其他与驾驶有关的事情上。

  9、 简述注意的稳定性及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其标志是在某一段时间内注意的高度集中,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人在感受同一事物时,注意很难长时间地保持固定不变。广义:指注意维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虽然人接触的对象或行动有所变化,但人对整个活动的注意却保持不变。如完成做作业的任务活动。

  影响因素:

  (1)和对象本身的特点有关:内容丰富,复杂多变――易稳定;内容贫乏,单调静止――难维持稳定(如看照片与看电影)。

  (2)和活动的内容及活动的方式有关:

  复杂而持续时间长的活动――适当变化流动的内容和方式。

  初中生的功课安排问题:性质不同的文理科,难易不同的内容适当隔开。

  (3)和主体状况有关:意志强,善于控制,有积极态度,兴趣,目的任务明确――易保持;生病,失眠,疲劳,心境不佳――难保持。

  10、如何将注意的规律运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去?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因此,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①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在教学环境方面,要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如注重讲授语音、语调的运用、板书技巧以及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具的适当使用、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等。②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要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并促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了解有些课程虽枯燥,但在今后工作中将起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确课程知识所具有的价值,从而导致对学习结果的兴趣;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唤起学生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合理组织学生的注意活动,包括指导学生自己来组织有意注意,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具有重要作用。③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注重有意注意,会使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极易产生疲劳。如果单凭无意注意就不能牢固掌握科学知识,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并不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的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轮换,例如,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有意注意,并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兴趣,从而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有意后注意的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和兴趣,并使学习后的实践活动达到熟练。

  11、感觉,知觉?它们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二者的区别表现为:①在反映客观事物属性方面存在差异。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的反映。②生理机制上不同。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同时或相继协同活动对刺激物或刺激物之间关系的整合结果。③经验的参与程度不同。人的感觉是生理心理活动,一般知识经验对感觉的产生影响不大。知觉则以知识经验为基础,是知觉产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在知觉过程中,既包括了当前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了以往相应知识经验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过程。感觉和知觉的联系表现为:①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基本条件,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映的感觉,就不可能有反映客观事物整体的知觉。②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一般来说,若能对某客观事物或现象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越完善,那么对该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③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点,如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12、简述适应及感觉适应的特点

  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除了视觉适应既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外,其他感觉的适应都只能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视觉适应是最重要的一种适应现象,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个体在暗环境中,视分析器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明适应是个体在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不断降低的过程。

  其他感觉适应,如嗅觉适应非常明显。“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为此现象。嗅觉适应的速度以刺激物及其强度而转移。触压觉适应也相当明显,带上眼镜开始感觉到有压感,但很快就感觉不到。温度觉适应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现象,洗热水澡时,开始感到水烫,经过几分钟后就觉得水不太热了。味觉适应也很明显,厨师由于要不断品尝各种菜肴的味道而使后来烧出的菜愈来愈咸,但痛觉和听觉适应不太明显。

  13*、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感受性和感受阈限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感受性是人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一个人的感受能力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是人感觉到某个刺激的存在或刺激的变化的强度或强度变化所需的量的临界值。

  人的感觉有两种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又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绝对感受性的客观指标,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绝对感受性低即为该感觉的绝对感觉阈限较高。差别感觉阈限是差别感受性的客观指标,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之间存在反比关系,差别感受性高即为该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较低。

  14、简述知觉种类。

  根据知觉的分类标准不同,可把知觉划分为以下种类:①根据在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活动,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以及视听知觉和触摸知觉等。②根据知觉对象的特性,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的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等。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在空间位置移动速度的知觉。③根据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把知觉分为正确知觉与错觉。错觉是在客观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主观歪曲的知觉。

  15、什么是观察?你认为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具有主动性的知觉过程。观察是一种有意知觉,按照个体预定的目的与计划来组织自己的知觉活动。观察是人的实践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活动,观察力是智力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观察力培养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与任务;(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具备观察事物或现象的必要知识;(4)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5)记录并整理观察记录;(6)分析、归纳和总结观察结果;(7)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与观察习惯。

  16、简述记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记忆过程中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相互联系的,识记与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与基础,再认与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是通过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的统一的记忆过程来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的。

  17、什么是遗忘?遗忘的因素有哪些?

  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

  遗忘的因素有时间,识记材料的性质,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识记材料的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识记位置。

  (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制约。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最先遗忘的是对识记者来说没有重要意义的、无兴趣的、不符合需要的材料。

  (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

  熟练的动作遗忘最慢,抽象材料最快。在学习程度相等的条件下,识记材料的多少和遗忘的速率成正比,识记材料愈多,忘得愈快,相反,忘得慢。因此,学习不宜贪多贪快。

  (4)学习的程度和方法。过度学习的材料能避免遗忘。

  过度学习:把练习进行得超过那种刚好能回忆起来的程度。过度学习150%为宜。

  学习方法的影响大致如下:用视觉识记的材料比用听觉识记遗忘慢些,用试图回忆识记比用单纯重复识记遗忘慢些,用间时(分散)复习的方法识记比用集中复习遗忘慢些。

  (5)记忆的恢复现象。

  (6)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影响。

  材料首尾容易记住,中间容易遗忘----首因效应&近因效应。中间材料受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影响之故。

  18*、信息加工的观点解释人类的记忆系统。

  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认为,记忆是人脑对所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由于信息由输入到提取所经历的时间不同、对信息的编码、贮存方式不同,根据这些特点,一般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它们之间不是非此即彼的记忆种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切配合的对信息加工处理的记忆系统。

  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是感觉性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像的记忆,是人类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一般信息保存时间为0.25—2秒钟,以物理特征编码,因此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容量较大。当信息受到注意,即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若没被注意则很快消失。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在一分钟以内的加工处理的记忆,一般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编码,其信息容量为7±2组块,组块是指将若干单位联合成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信息加工的记忆单元。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如果被言语复述则转入长时记忆,而对未经复述的信息或超容量的信息则会随时间流逝衰退而被遗忘。

  长时记忆是经过复习后长期储存信息的记忆,信息保持时间为1分钟以上、数年,乃至终身。从信息源来说,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重复加工的结果,但有些也是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形成的,信息是以意义方式编码,它们包括语义和表象编码,故又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贮存主要有陈述性知识,即指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和程序性知识,即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容量是巨大的,所贮存的信息具有备用性特点,其信息不能提取和错误提取是由于受到干扰抑制制所致.

  19、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复习以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即多次识记,其作用是通过一系列识记,巩固已建立起来的联系和提高记忆效率的过程。不是任何复习都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记忆效果不决定于复习次数,而是决定于对复习的合理组织。①明确复习的目的性,提高复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研究表明,记忆目的和意图越明确、越持久,复习态度就越积极、越主动,记忆效果越好。②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根据遗忘进程不均衡,即先快后慢的规律,应及时复习,防止学习之后的快速遗忘。同时为了避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以及疲劳,每次复习不应过于集中,复习一段时间后要有短暂休息。平时应以分散复习为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阶段性或总的复习,这样的记忆效果要好得多。③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相结合。复习中单纯重复效果并不太好,应花一部分时间

  进行尝试回忆,这样,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复习的积极性,也可以了解学习材料的难点所在,使复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记忆效率。④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复习方式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疲劳,多样化的复习,例如把新旧材料加以对比进行复习、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听、读、写等活动相结合进行复习,把已学材料通过编写大纲加以系统组织等方式来提高复习效果。

  20*、什么是概念?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科学概念?

  概念是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思维活动的最基本单位。

  要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合理利用学生过去的知识与经验;要充分利用变式;要用正确的语言表述;形成概念体系,并运用与实践之中。

  21、简述问题解决及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问题解决指一系列有目的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运用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创造性问题解决;运用现有方法解决问题的叫常规性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知觉情境,知觉情境越简单、明显,有关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越容易解决;情境较复杂、隐匿时,问题就不易解决;定势这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它突出地表现在“功能固着”上;动机和情绪状态,耶克斯~多得逊定律表明,问题解决者应保持适中的动机激奋水平;个性差异,如性格特等。

  2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通过这种思维活动在揭露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的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故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方面应做到: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动力,也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兴趣能激发学生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当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不懈地去探索、思考该事物的奥秘,因此,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对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求知欲也是激发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因素之一。②改变传统的评定学习成绩的做法,鼓励学生创造性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领会和发现事物问的联系,启发、协助、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为而不要预先树立是与非、对与错的绝对权威,不要限定他们盲目地接受成人认可的答案,更要注意不向学生一味地灌输书本知识,而要鼓励他们有超常的创造性答案。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具有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三个特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应从以上三个特征,即独创性、灵活性和流畅性入手,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即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与发展的,因此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各类的创造性活动是启发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23、什么是表象?什么是想象?它们具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表象是指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表象是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是保持在人脑中的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映像,具有“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特征。表象与感知的直接性特征相比,表象的形象在反映事物主要(突出)特征外,其他特征就显得不稳定而且较模糊。表象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经信息加工而产生的形象,因此,与知觉相比具有更大概括性,但表象的概括性和语词的概括性不同。表象是事物形象的概括,含有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属性,而语词则是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概括。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紧密联系。从表象的直观形象性特征看,表象与知觉相似,从表象的概括性特征看,表象又与思维相似,但表象既不是知觉,也不是思维,而是介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介环节,是人们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以表象为内容的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想象的特点:新颖性、形象性

  想象表象与记忆表象的区别联系:

  区别:(1)概念上的区别(2)记忆表象基本上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重现,而想 象表象是新的没有直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是经过加工改造过的。它可以是世界是还不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事物的形象。如《西游记》人物;对月球的形象等。(3)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想象的内容往往出现在现实生活之前,乍看起来似乎是“超现实”的。

  联系:想象表象的基本材料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越丰富,则想象表象越丰富。

  想象是有现实基础的,材料来自客观现实。如仙人:童颜、白发、鹤骨、松姿形象组合。

  “天生的聋子决不能想象出悠美的音乐,天生的盲人决不能想象出春天的美景。”

  24.表象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有什么重要作用?

  表象是记忆表象的简称,指当事物不在眼前,人脑中对有关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特征,但表象的直观性没有感知所得形象那样鲜明、完整与稳定,它反映的是事物的主要特征。表象的概括性与思维中的语词概括不同,它是在多次感知基础上的形象概括,带有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表象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打破了一个人的认识受当前事物直接作用的局限,使认识更趋概括化。

  25.什么是再造想象?再造想象的形成与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语言的描述图形或符号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的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象就必须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与实物之间标志的意义,否则想象活动难以进行并会导致错误。由于表象是想象的基本材料,表象愈丰富,想象的内容也愈丰富,因此,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再造想象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同时,再造想象不仅依赖于已有表象的数量,也依赖于已有表象的质量,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直观材料愈丰富,再造想象的内容就愈生动、愈正确。

  26.什么是创造想象?创造想象的形式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创造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创造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也是创造性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创造想象的基本条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具有创造动机。社会生活不断地对个体提出创造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要求,这种要求反映在人脑中就成为创造新事物的需要和动机,成为创造想象的推动力。②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储备。没有一定知识作基础,没有相应表象作储备,创造想象很难顺利进行,因为创造想象既有将有关表象的某些要素重新排列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也有通过抽取事物某些本质特征而构成新形象的过程,这些创造想象的形成都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先决条件的。③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想象受思维活动的调节。人的思维是由一定问题引起,并指向问题的解决,如果不加以思索,信马由缰,就很难创造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令人信服的形象来。④艰巨劳动与灵感。灵感是创造活动接近突破时出现的心理状态,带有突然性。但是,灵感的出现首先表现为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敏锐状态中,思维活动极为活跃并有极高的工作效率。灵感的出现解决了久思不解的问题,常会伴有无法形容的喜悦。灵感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中所固有的,而是经过艰巨劳动,长期酝酿促成的。

  27*.简述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是属于同一类但不同层次的心理体验,是既紧密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如下: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即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经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 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和情感之间有如下区别:

  情绪的生理性和情感的社会性。情绪更多的是与生理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地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b.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生在先,情感体验在后。情绪是人类和动物共同具有的态度体验,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但刚出生的新生儿尚未产生情感,它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逐渐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是反应性、活动性的过程,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对事物态度的反映,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心理成分。d.情绪表现的外在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情绪表现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特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情感多以内在感受、体验的形式存在。

  28.什么是思维?思维与感觉,知觉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与间接的反映,它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思维与感觉、知觉虽然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它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着根本区别。从反映的内容看,感觉与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整体特征 表面现象及外部联系,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与特征和内部联系。从反映的形式来看,感觉和知觉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属于理性认识。感觉和知觉是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是思维的基础和依据;而思维则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是感知觉的进一步深化,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9.什么是情绪?情绪有哪些种类?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美国心理学家克雷奇将人类情绪分为:原始情绪,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与自我评价的情绪,与别人有关的情绪。

  30.情绪有哪些功能?

  一适应环境的功能;

  二影响和调节认知活动的功能;

  三信息传递的功能。

  31.教师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情绪的培养?

  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要以“自我”训练为主,教育学生如何了解识别他人的情绪,了解自身情绪以及内在情绪感受调节,将情绪教育融入各科课程有意识地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智力色彩,以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

  32.什么是动机?动机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朝着某个目标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

  动机的产生必须具有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的共同作用,内在条件是人的需要,动机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当需要在强度上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存在时,就引起动机。外在条件是能够满足需要的事物——诱因,它是引起动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诱因可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33.动机有哪些分类?什么是生理性动机?什么是社会性动机?

  根据与动机相关的需要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长短,可以将动机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起源与生理性需要,它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动机。

  社会性动机又称心理性动机,它起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是比较高级的动机。

  34.试阐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他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加上认知需要和审美需要。

  个体具有复杂多层次的需要组合,基本的、具体的需要位于低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人类各种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彼此重叠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才会出现高层次需要。个人需要的发展过程像波浪似的演进,各种不同需要的优势,有低一级演进到高的一级,每一时刻最有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与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个体行为产生的核心力量。已满足了的需要,则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

  35*.什么是成就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对个体成就动机的高低具有一定影响;(2)成就动机高低与童年所受家庭教育关系密切;(3)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4)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要强;(5)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6)个人的成败经验对成就动机具有一定影响;(7)个人对学习或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36.有哪些动机理论?请分别叙述之。

  本能理论:它认为人的活动与行为是先天就内在安排好的。

  驱力理论:它强调驱力在个体行为激起中的作用,认为动机是由驱力、习惯和诱因共同决定的。

  诱因理论:动机的诱因论转向外部,强调外界诱因在个体行为激起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关注外界刺激、奖赏、目标等如何引导个体行为的发生。

  认知失调理论:人的认知、包括思想、信仰和态度等的不一致会产生动机。不一致导致人减少或消除某种不一致的行为,也就是说人的社会认知过程是一个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动态过程。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认知到如何应付具体情境的能力。自我效能判断在动机的确定与维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个体对目标的实现有高的自我效能判断时,就会保持高的动机;缺少有关目标进展的信息或低的自我效能认知都会使人放弃努力。

  37.一个人会面临哪些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有:(1)接近——接近型冲突又称双趋冲突):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兼得时所产生的内心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又称双避冲突,指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事情,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的内心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趣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内心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又称多重趋避,指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一上目的,每种目的都有吸引和排斥作用,而又不能简单地选择一种目标回避另一种目标,必须作出多重选择以避免导致内心冲突。

  38.什么是气质?气质特性包括哪些方面?气质类型的构成是什么?

  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

  气质特性包括: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内、外向性。

  气质类型的构成:

  多血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反应性强,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绪兴奋性高而且外部表现明显,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

  胆汁质的人耐受性低而感受性高,不随意反应强反应的不随意性占优势,外向性明显,情绪兴奋性高,抑制能力差,反应速度快而不灵活;

  黏液质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随意的反应性和情绪兴奋性均低,明显内向,外部表现少,反应速度慢而且有稳定性;抑郁质。

  抑郁质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随意的反应性低,严重内向,情绪兴奋高并且体验深,反应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灵活性。

  39.气质和性格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都是人脑的活动。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括在人格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

  一般认为,气质和性格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状态,使性格特征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地表现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黏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状态。例如,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这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科学实验人员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这种要求在职业训练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他原来具有的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40.气质和性格的理论有哪些?请分别叙述之。

  气质的阴阳五行说: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医书《内经》里,按照阴阳强弱,把人分外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种类型,并分别描述了每种类型的人其性情、体质、形态与行为特点。

  气质体液说: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医生西波克拉底提出了气质体液学说。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即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

  气质的体型学说:它认为人的体型与气质特征,以及当这种体型的人患精神病是,其精神病的种类与其体型具有一定的相关。

  气质的激素说:人体内分泌的不同激素会激活身体的不同机能,内分泌腺素的缺乏或过剩,对人的情绪与行为具有一定的影响。

  气质的血型说:人体内的血型与气质类型之间有密切关系。不同血型的人,气质特征是不同的。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个体差异及其特点的基础,有机体的所以活动,都是在兴奋和抑制两种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人格是有特质构成的,特质是指个人的神经心理机构,是个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对刺激信息反应的内在倾向,可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来推知。它除了能反应刺激信息而产生行为与思想外,还能主动地引发自身的行为,是许多刺激信息在机能上等值,在反应上一致,即不同刺激信息导致了个体的相似行为。人有共同特征和个人特质。按照个人特质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程度和不同的意义,将其划分为三个重叠交叉的层次,即首要特质,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将人格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人格是有可能对某人在某种情境中的行为进行预测的根据一个人的人格特点,加上对情景因素的考虑,就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的性质,甚至是人格的数量值。

  艾森特的人格类型理论:根据外向与内向和神经质(稳定与不稳定)这两个互相垂直的维度,将人分为四种组合型:稳定内向型 稳定外向型 不稳定内向型和不稳定外向型。

  41.试分析说明气质在实践活动的作用

  气质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了解个体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对于人才和选拔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①气质对智力的影响。人类气质与整个人的身体组织有关,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巴甫洛夫认为,4种高级神经活动可能具有不同的气质;相同气质的人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智力水平。气质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确有影响。一些研究表明:气质与5种思维品质(思维的深刻性、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关系中发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这5种思维品质上存在差异,这表明气质与思维品质有密切联系。另外,气质还影响着个体智力活动的特点和方式一。

  ②气质对教育工作的意义。在教育工作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气质特征,找到适合于学生气质特点的最佳策略和方法。例如,对多血质的学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要使他们在多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培养踏实、专一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黏液质的学生要热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允许他们有充分时间考虑问题和作出反应,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发展他们的灵活性和积极性。由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学生都具有情绪不稳定的特征,应该是教师特别关怀和注意的对象。教师要使具有胆汁质特征的学生多得到工作与休息交替的机会;使具有抑郁质特征的学生在集体中获得友谊和生活乐趣。教师要培养这两种气质类型的学生的情绪稳定性。

  ③气质类型对职业选择的意义。气质类型和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太合适;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在一般实践活动中,由于气质各种特征之间可以互相补偿,因此对活动效率影响不大,但在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则具有一定作用。了解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42.分析说明影响性格形成发展的因素。

  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问题上,曾有两种极端的观点: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现在支持极端看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性格发展的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表现出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这种发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不等速的。

  ①家庭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爱抚下成长。从教育的顺序上来看,首先是家庭教养,然后才是学校教育。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在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民主和信任的教养态度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良好性格特征。此外,家庭气氛、父母榜样和家庭结构等也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②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教育对学龄儿童的性格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中不仅学习、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接受政治思想教育,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在学校诸因素中,课堂教育、班级集体、教师的榜样和教师的管教方式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发展。

  ③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要求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④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人是一个高度的自我调节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而起作用,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人的主观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43.什么是能力?什么是智力?能力和知识之间有何关系。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即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在各种活动中共同具有的最基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抽象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能力和知识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能力和知识是有区别的,不能把它们等同起来。第一,能力和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成长不是同步的,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得多,而且不是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的成长的。在人的一生中,知识可以随年龄增长而不断的积累,但能力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

  能力和知识又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又是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的,能力是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一个人的能力影响着他掌握知识的快慢、难易、深浅和巩固程度。

  44.能力发展在哪些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

  能力的类型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表现的早晚差异。

  45.论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在能力形成和发展中,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都有极大的片面性,不能正确解释能力发展问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遗传和环境两者共同影响着人的能力发展。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

  ①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子女的生物现象。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元,心理学家一般认可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但对在能力发展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对作用的看法就不尽相同了。一般认为,对大多数人来说,遗传因素差异不大,其能力发展之所以有差异,是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②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是影响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生产力影响经济生活、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从而影响人的智力发 展。在生产关系方面,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剥夺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利,使能力发展受阻碍。新社会,广大儿童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群星灿烂,人才辈出。营养是影响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幼年的营养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营养不良会影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 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发展的决定作用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对人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了能力。近几十年来,人们愈来愈认识到早期教育对智力发展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的早期是智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给以良好的教育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和教育是能九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是在主体的积极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遗传因素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能力水平是与他所从事活动的积极性成正比的。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它推动着人们从事并坚持某种活动,从而促进了能力的发展。

  46.什么是态度?态度具有哪些成分?

  态度是指由认知、感情、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外界刺激信息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

  态度的成分:认知、感情、意向。

  47.什么是归因?归因分析的维度有哪些?

  归因是指对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推理的过程。

  韦纳提出归因的三维结构:部位、稳定性和控制性。

  48.什么是群体?群体的作用和基本特征有哪些?

  群体是指由若干个句共同目标、利益,并在一起活动的人所组成的集合体。

  作用:群体能满足成员的需要;群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与影响群体成员的某些需要。

  特征:群体表现为一定人数的集合;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持续的心理上或行为上的相互关系;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着共同目标,并以次作为群体存在的心理基础;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整体观念和隶属观念。

  49.什么是从众行为?从众的类型和基本特点有哪些?

  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再群体的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一致的行为。

  类型:行为上从众,内心也从众;行为上从众,内心不从众;内心从众,行为不从众。

  特征:面对群体压力表现为从众;从众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盲目性;从众过程中的去个性化。

  50.什么是服从?从众行为和服从行为之间有什么关系?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

  服从和从众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下产生的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区别。首先,多数一致的社会压力会造成从众,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强使个体从事某种行为,称为服从。其次,个体在作出服从行为时,服从是被强迫情况下发生的,行为过程中常带有不满意、不情愿等消极情绪。

  51.什么是印象形成中的认知偏差?什么是归因过程中的归因偏差?

  不同信息在人的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所存在着的差异,有些信息在印象形成中十分重要,甚至能改变对他人的整体印象。在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时,并不是等量齐观地看待每个信息,而是注重其核心品质,以点带面。

  活动者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而观察者则倾向于把行为归因于活动者个体方面的因素。人在对他人行为归因时很少考虑外部因素,而主要关心活动者的属性或特点促使他产生该行为的。

  52.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际吸引?

  影响人际吸引有:外貌、能力、邻近、相似、互补、性格。

  53.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从众行为?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服从行为?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群体的规模与特点;社会支持;任务的熟悉程度;性别。

  影响服从行为:他人的支持会影响个体的服从为;个体当时的情绪状态会影响个体的服从行为;个体的人格特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会影响个体的服从行为;权威水平会影响个体的服从行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学考研习题答案的相关信息,预祝同学们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